教會失去一代人
「教會失去一代人」,可以說是佔領之後的「萬能key」。教牧因此懺悔和謀求改變,但也有教會長執以此為敷衍塞責的藉口。教會最大的「撕裂」,就在於我們怎樣檢視這撕裂的因和果。
一如傘運後,各界忽然關注青少年,教會界也不敢怠慢。去年年底教會更新運動發表教會普查結果1,指青少年信徒流失,不少教會中人卻倒果為因,簡單解說是佔領帶來撕裂,撕裂引致流失。或者對一些人來說,佔領的確「撕裂」教會,可是誤以為張力等同撕裂,甚至把「撕裂」的門檻調低,說教會是宇宙霹靂無敵十分極之嚴重撕裂到無朋友,是於事無補的。
張力源於世界觀差異
青少年信徒流失問題絕非一日之寒,究其原因,或許源於長輩與教牧跟青少年理解世界的差異。教會多年來不是不問世事,就是以「傳福音」為框架理解世界,對政治、經濟和社會問題漠不關心;卻懂得在天災人禍之際大力抽水傳教,甚或將世界的苦難與《啓示錄》的末世想像扯上關係。即使近年長輩試圖用社交網站和通訊程式與年輕人溝通,卻仍如麻將耍樂一樣,只顧築起四方圍城,繼續其框架內的思考模式,交流難證真偽的末世消息,最後埋單計數,必以「主必快來、榮耀歸神」跳起yeah作結。
但年輕人,卻看見世界的改變。入讀大專後離開教會的例子早已是屢見不鮮,加上近年新媒體大量出現,要得到資訊固然比過往多快好省─熱狗、左膠、建制、騎牆,各有文宣網絡;而且愈來愈多落地、(相對)年輕的教牧打入網絡市場,有釋經、有神學、有歷史,為年輕信徒帶來新的養分和角度,再思信仰、社會與世界的關係。
使人難過的牧而不養
世界觀的差異一直存在,佔領,只是把現象具體呈現。當政治走向懸崖,強國勢力張牙舞爪,年輕信徒期待教牧宣講聖經信息、公道說話;教牧卻往往不是含糊其詞、模稜兩可,就是以信仰萬能key螳臂擋車─七警打人?「因為人有罪性。」政府寸步不讓?「你有無為呢件事祈禱呀?」金鐘教會傘運時不借出洗手間?「因你沒有屬靈眼光才有此結論。」
即或有牧者公開回應政改問題、公共事務,其立場大都傾向建制;立場保守不是問題,畢竟只要經過思考,任何真誠的信念都值得尊重。問題是,在危急存亡之秋,年輕人看不到他們仗義執言,有些長輩的表現卻如已被統戰的對象,為了迎合主子或奉獻來源,搶佔道德與信仰高地,指責信徒走得太前、使教會尷尬,甚至涼薄得叫示威者「自己菲傭自己帶」。原來佔領期間催淚的,遠不止氣體和水劑。
從反省和溝通開始化解張力
溝通之難難於上青天。面對如此複雜而充滿張力的局面,有青年信徒辦起另類的基督教雜誌來,《耶教能人》2是其中的嘗試,我也參與其中。刻意取如此叫人卻步的名稱,就是要立志從能人異士學功課,也從耶L得教訓。嘗試以這一代青年人聽得懂的語言,整理和述說我們對信仰、社會與世界的關懷,如中國式神學、溫州教會十架被拆、教會語言文化、同志與邊緣羣體等等,一點點將所知、所想、所好奇、所反思的拼湊組織,整合成對話的土壤。
教會是信徒成長的地方,當她出了狀況,我們無法獨善其身。在風雲變色、波譎雲詭的時代,更要做回小孩,以赤誠見步行步,迎向未知。也許這樣,我們就能製造改變的第一因─「我們改變,世界就會跟着改變。我們快樂,世界就少一分苦;我們做了對的事,世界就少一分惡;我們幫了一個人,世界就少一分不幸;我們站起來,那堵看似堅不可摧的高牆就少一分力量。」(周保松:〈走進生命的學問〉)
我知有涯,真理無涯,何敢以此自限?
時代宗派所持觀念、膚淺、粗疏、片面;
今有更佳更新希望,激動我們心弦。 還有許多真理與光,將從主經發現。
──〈真理無涯〉,《普天頌讚》1936年版
原文刊於《突破書誌 Breakazine!》#40《愁爆公民》,2015年11月1日出版
【作者:金正恩肢體,《耶教能人》總編輯,在幽暗之處播下明光,在憂愁之處搞下爛gag】
註:
留下回應
相關文章
精選文章
- 去camp不得不chur?
Rony Tse
二○一八的年尾,與往年一樣,以營會作結。出營後,在社交媒體例必看見一篇又一篇的#hashtag「感受文」,但從他們今年的感受分享,或多或少也反映出青年人對營會的印象─「以為一如以往的chur 卻是反其道而… 詳閱
-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比爾‧海堡(Bill Hybels)的一段往事
Chong Ho Yu
余創豪 chonghoyu@gmail.com Me-too運動一直在增強勢頭,現在每隔一段短時間便有一些性醜聞被揭發出來,被指控者包括藝人、政治家、教授、天主教神父、基督教牧師……。例如,去年八月,曾被【紐約時報】譽為「… 詳閱
- 我的婚姻旅程
胡志偉
感謝神,帶領我與師母於今年進入35年的婚姻旅程,當中有沉悶平淡的歲月,也有刺激考驗的時刻,種種體會只是讓我倆在愛中不斷成長,學習相愛又相爭,相爭又相愛。 倘若婚姻是一趟旅程,我倆走過的路有如… 詳閱
- 呼召與更新
袁天佑
2019/2/10 顯現後第五主日 (路加福音五章1~11節) 今主日的經課延續上主日的經課(路四21~30;耶一4~10),談及有關上主的「呼召」。上主呼召耶利米,也差遣耶穌到世上,上主也呼召信徒,傳講上帝的信息。 很… 詳閱
- 民主社會主義理念在北美
a_seed
我從小在紅色中國長大,人人都說中國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也就是在1949年,共產黨強行用武裝暴力實現了社會財產重新分配,或叫作“劫富濟貧”。然後共產黨實行的是“無產階級專政”,堅決打擊那些… 詳閱
- 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駡出分別為勝的孩子)
Snow 施諾
論到讀書,很多孩子都很棒。牛津、劍橋、耶魯、哈佛只等閑,僱主見慣見熟。那麼孩子如何在職場上分別為勝? 捱駡能力是關鍵之一。 當孩子做錯事的時候,現今的家長和老師,傾向講道理,不會駡。有些家… 詳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