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匯聚
今日黃昏時路經耶魯大學所在的城市,紐哈芬(New Haven)的循道衛理聯合教會,First and Summerfield United Methodist Church,見到門外一大群人聚集,出於對自己所屬宗派的關心,於是走上前看看發生什麼事。一位少女派了一張單張給我。原來,群眾是在集會,聲援受驅逐出境威脅、骨肉分離的Nelson Pinos一家。 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前頒下的「零容忍非法移民」政策,令很多已經留在美國… 詳閱
「宗文社」在五月五日的講座引發我在面書寫了〈「餘民神學」芻議〉一文。意想不到的是文章引發面書朋友熱烈留言和評論,當中包括神學院老師、一些正在海外修讀神學的朋友等。《時代論壇》編輯問我能否轉載文章,我說當然沒有問題,但我覺得那些留言和評論,要比我寫的文章精彩和更具價值。我的文章,大概只有內裡一句「以上我只是拋磚引玉、是芻議,甚至說是… 詳閱
話說五月五日出席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研究社(宗文社)因六十周年社慶辦的「今天,我們仍要談中國神學嗎?」講座,講者之一郭偉聯博士提及對香港人「難民」和「遺民」的形容。回家後,這兩詞不斷盤旋我腦海:究竟怎樣的「民」最能夠承載當前香港人的集體經驗,並有助引發一種立於當前香港處境的新的神學想像? 隨着「雨傘運動」的出現和本土意識的抬頭,很多人… 詳閱
在現代的商業化社會裏,聖誕不是被注入狂歡或消費的氣氛,就是被打造成祥和平安、温馨浪漫的形象。姑勿論耶穌根本不是在聖誕日出世,聖誕,作為一個記念的節日,無論如何應被認為令人快慰吧?因為,基督耶穌降生,帶平安和安慰給世人,這豈不是聖誕的信息並因而值得歡慶? 聖經的四福音書裏,只有馬太福音(第1和第2章)和路加福音(第1和第2章)記載耶穌降生… 詳閱
上主,留意着這幾天有關劉曉波弟兄的新聞, 我們不知道如何向祢禱告, 我們難以用言語表達,但,內心充滿了兩種激動的感受—— 悲痛和憤怒。 我們悲痛。一位為人權、為國家着想的知識份子,何以遭到如此對待? 他為又真又善的價值投放了自己的青春、付上了自己的生命, 為何,為何會得到今天的遭遇? 被囚禁、妻子飽受精神折磨、快見祢面也不可以吸一口自由的空… 詳閱
贊助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