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老風波 (上) 就算是誰漸老也下來?
網上睇到一則令人髮指既新聞,某老人院”職員在露天平台上將部分缺乏自理能力的女住客脫至全裸或半裸,將她們推入室內洗澡,其他護老院住客及院舍所在大樓與周圍大廈樓上居民可以看到。”
報導一出,此老人院即被全城鬧爆,隨後老人院創辦人發言引爆更大公關災難,社署跟進,重案組亦介入,立法會議論紛紛,連689也開聲鳥!
想關心此事的朋友可溜覽以下幾篇報導及在網上搜尋更多:
(冇連結天台浴短片, 因為覺得再看係唔尊重. 你要找亦唔難.)
這個世界太荒謬,學林以諾牧師一句話,”香港點解會變成咁架?好恐怖呀!”
- 老人院創辦人居然喊冤話,我地除佢衫,冇打佢,又抄左果人,仲有乜問題?點解要被除牌?
- 長者的家屬考慮到轉老人院時會猶疑,有問題都唔敢投訴. 監管機構怕發現問題要釘牌仲唔知點算
- 689 一副狼相也會因而流露出致誠懇樣,呵屎橋唔出賴地貴.
- 政府要拆走東北既老人院亦唔覺有問題. 老人院點夠東北起豪宅咁有經濟效益呀?香港競爭力下降,用光儲備點算?你老人家為下一代(富二代)犧牲下啦!
為何政府會如此殘視長者呢?
為何長者在今時今日成為一嚴重的社會問題呢?
長者 = 問題?
聖經不是說”白髮是老年人的冠冕?”(箴16:31)
不是講過”神以恩典為年歲的冠冕”(詩65:11)?
“人日子如何,力量也如何?”(申 33:25)
難道那些金句都不過是對阿Q的安慰?又或者這些道理在人類由農業社會進步到工業/服務業/資訊科技形神會就早已過時呢?
- 誠然,人口老化,人比過去長命,但仍然無改許多病痛煎熬(醫學窗明你又唔死得,但又唔能夠回復健康,冇陰公),所以相對地要更多人同更多時間照顧
- 人生育減少,家庭結構改變,又由一家三代十幾廿口,變成人人一頭家間中聚下,以致照顧雙親比以前加倍吃力.
- 人口日多,新移民日多,而土地政策同福利制度又未能跟貼社會改變而作出適切變動. 加上看護人工貴,醫藥費貴,令問題變得亦只會變得越來越嚴重.
中國人係個出名孝道既民族,百行以孝為先. 聖經十誡亦有講,”當孝敬父母”.
問題係,當有咁多問題果陣,可以點呢?耶教徒相信,社會同身體問題係次要,最重要係解決人心靈既問題. 因為聖經話,”我肉體同心腸衰敗,但神是我心裡的力量,令我內心一天新似一天” (詩73:26,林後4:16)
我會話,社會,身體問題同心靈問題同樣重要. 作為仔女,父母對我地養育之恩,做仔女即使難以用如此大愛去回報親恩,也會盡所能,關心照顧,盼望他們年紀大了,仍然健康幸福及有尊嚴地生活,安享晚年.
至於,種種社會問題,我唔係專家,在面對上述困局,我唔知點解決,所以我還是會覺得解決心靈問題,係比較可行務實又可以立刻嘗試應用和安排的. (當然,你可以笑我係耶教徒. 我係喎!)
年紀大左係咪越來越冇用?
小時侯,爹地成日笑我蠢,學極都唔識,做極都唔好.
佢好多野學一次甚至,睇人做一次就學識,做幾次就掌握秘訣,就做得比人惦.
依家佢年紀大了,常說自己學極都唔識,做極都唔好
媽咪以前成日話人人讚佢記性好,但依家成日話乜野都記唔到,人又論盡.
細個佢地帶我去旅行,要我自己行,唔肯抱我,事後又會話我膠水癡腳根,郁兩步就扭計要休息,仲成日扑低撞到周身瘀.
依家我帶佢地去旅行,佢地慢慢行我都要睇住扶住,怕佢地跌親.
人越老,越不中用,恐怕不止是社會對長者又愛又”恨”的意式形態. 也許不少老人家內心,也覺得自己大不如前,好冇用,係仔女既負累
去年讀 Jared Diamond 的新書 The world until yesterday, 對老人問題有新既體會.
作者在 Ted Talk (& 新書會)分享他對長者如何自強的心得,想知多尐可以去片.
下篇再同大家分享我既體會同父母一起實踐的兩三事.
留下回應
相關文章
精選文章
- 但願世界善良得能讓他們好好生活
Charis Hung
上星期訪問了一位失明兼中度智障的孩子,說訪問不如說只是艱難地聊天,完全沒有辦法好好溝通,只能問一些非常非常簡單的問題,比如開不開心,喜不喜歡這類是非題。 上年曾接觸過輕度智障的學生,沒想到… 詳閱
- 邀請參與彌賽亞行動
龔立人
狄更斯小說《雙城記》開頭:「那是最好的時代,那是最壞的時代;那是智慧的時代,那是愚蠢的時代;那是信任的時代,那是懷疑的時代;那是光明的季節,那是黑暗的季節;那是希望之春,那是絕望之冬;…… 詳閱
- 信仰百川每週精選20191214
編輯同工
最新文章 胡志偉 — 解放神學與當下場景 Lectio Cultura Institute — 「恨能挑啟爭端;愛能遮掩一切過錯。」 Cotton — 魔雪、盧旺達、復和福音 袁天佑 — 和平國度,和平之君 Peter Koo — 20191208證道:以喜樂的心等候… 詳閱
- 可唔可以唔好咁?走在鮮血上的抗爭之途
Rony Tse
「點解香港人每次都要靠呢啲傷心、難過嘅事先可以團結起來?可唔可以唔好咁?」在悼念周梓樂弟兄的「主佑義士」追思會上,一位前線急救員在台上發出絕望的呼喊。 「可唔可以唔好咁?」這是不少抗爭者,… 詳閱
- 「反送中」的意識形態戰爭(三)-亂世中的對等原則
Reorder Church
之前解釋過現在的「政見不同」已經是神學分歧的等級了,那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這班和自己「意見不同」的弟兄姊妹?… 詳閱
- 早已忘記
Nelson Lam
還有不多的時間,2019年的聖誕節又來了,今年各大小商場已沒有大型的佈置,就連尖沙咀碼頭也沒有過去的裝飾。昨天去到尖沙咀食晚飯,人數少之又少,已沒有甚麼聖誕氣氛可言。或者是因為社會事件,大眾也… 詳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