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膠式感恩如何煉成
較早前荃灣海灣花園升降機發生意外,引來一番討論。而討論的的重點在於一位被訪問的住客,她的一句「信耶穌,感謝主」,令網上的朋友不斷批評。為什麼一句信耶穌,感謝主會出現如此大的反應?筆者相信這是因為旁人從她的感恩裡反感到自私、冷漠、討厭她在別人的痛苦上感恩,而更大原因是被訪者表達自己是「信耶穌」,近年「耶膠」不斷出現在香港不同階層之中,公眾開始對此類人感到討厭,所以引來「人人得而誅之」。我翻看多次被訪者的片段,我相信她是很真心表達心裡所相信的價值觀,可見問題之嚴重更需正視,究竟為何基督徒會變成耶膠?原因有很多,筆者現試從教會所作的「見證」去評論。
基督徒大部分所學的觀念都是從教會的宣講而來,所以教會的講台上的見證和耶膠的出現是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我集中討論「講見證」,教會只會講「成功」的見證不是陌生事,你何曾聽過「未成功」或「失敗」的見證在講台上被宣講?這不就是成功神學和幸福音的陰霾嗎,教會為要把幸福音和台上宣講一致性,所以見證也要變得「成功」和「幸福」,我大部分聽到的都是「如何成功搵工」、「怎樣奉獻後得更多金錢的祝福」等,可是在此餵養下,我遇到的是「A+B=C」的信徒或領袖,就是我的處境和見證者一樣,我用了相同的方法,所以我應有相同的結果。結果如何?就是基督徒變成耶膠、領袖經不起風浪、一班班火星人出現,這都是教會沒有正確「見證」的禍害。筆者在信主初期,曾經被迫「作見證」,那位牧者提出的原因是擔心活動上沒人會作見證,為了自己教會的活動不要太難看,所以找個「自己人」來充充場面。
真正「見證」肯定不是趨吉避凶,不是凡事順利。基督徒與主聯合,除了在復活上聯合,在受苦上也要聯合,但我們信耶穌就只想著快樂平安,跟隨基督是學習為他者而活的生命態度,是一個由自我走向人群的向度,是一種減少自己,增加別人的轉化,所以去除了這份核心的價值觀時,我們的信仰就只餘下「為自己」,這就是筆者教初信班時所說的「假神真拜」,此類信徒為何被稱為耶膠,就是因為他們的神就是自己。作見證就是要見證神的行動今天仍在世上運行,祂是又真又活,而又住在眾人之內。所以見證的重點不是結果是否成功,對象也不是自己而是他者。人在過程如何經驗神,若我們把結果成為見證的重點,我們所感恩的也只是結果。真正的感恩不是只看結果如何,而是在任何處境中都能經驗到神應許的「常同在」,也因此而表達感恩之情。凡事感恩,不是亞Q精神、不是看結果,而是知道和感受到凡事都有主同在,才會凡事感恩,最終是向他者見證神的真實。我希望不同的教會能把見證多元化一點,以至信徒不會對信仰生命誤解,反之,多一份失敗或困難,更能使信徒成長,緊緊扣著神。
說真的,誰不耶膠?我們可能都有一些耶膠,但更重要是發現那裡「膠」和承認「膠」,這樣才能除「膠」。
留下回應
相關文章
精選文章
- 正視教內性暴力刻不容緩
基督教協進會性別公義事工
自上星期《香港01》報道有關聖公會男牧師涉嫌在二○○四及二○○七年非禮兩名年輕男教友,隨即引發傳媒廣泛關注教會內性侵和性騷擾問題,並紛紛探討教會是否有處理性騷擾的機制和政策。 香港基督教協進… 詳閱
- 信仰使乜解,有feel就大哂!
譚力恆
「感覺先決」的信仰 暑期臨近,各大教會及福音機構都密鑼緊鼓地籌備夏令活動,各大營會、奮興會、佈道會、音樂會都如箭在弦,振奮人心的歷奇活動、感人肺腑的音樂和信息、畢生難忘的夜話和獨處、最是窩… 詳閱
- 後文字年代竟出現文字敏感的奇景
梁榮光
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剛過去星期日落幕,矚目不在於那部電影得獎,而在於幾位得獎者致詞的內容。除了楚原道出人生哲理為人所樂道,另外頒獎的黃秋生和得獎的古天樂,則被視為一巴掌摑在政協兼名… 詳閱
- 間諜滲入香港基督教界別的聯想
編輯同工
[本文蒙作者允許轉載] 古今中外,專制政權的領導大多終日憂慮人民作反。就此,它們不但傾向採取高壓統治,而且會派遣間諜多管齊下滲入敵方組織套取情報。此外,部分自由民主國家也被揭出諜戰風雲或監… 詳閱
- 「後繼一族」振作吧!
編輯同工
[本文蒙作者允許轉載] 近年,因著迎接繼任浪潮,教會急於部署尋覓接班人,各宗派陸續於內部作出調查,了解教牧人員於未來五至十年的退休情況,制定對策。 無疑,選拔繼任人是管理層的重要職責,年屆57… 詳閱
- 都被一個有良知的伊斯蘭電影從業員比下來了
樟木盒
“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份,不是為現今的機會麼?”(斯四:14) 上帝賜人權柄位份,本來就是為了實踐真理,維護正道,秉公行義,為無權的弱勢發聲。Aamir Khan作為一位伊斯蘭信徒,今天卻受世人稱頌,不是因… 詳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