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海鮮的迷思
最近看毛記電視的網絡節目《今日問真啲》。節目以「代溝」作為主題,四處訪問不同年齡對象有關一些80至00年代事物的認識。訪問的結果也很簡單,一般中小學生對那些事物毫無概念,至於那一群疑似25+的訪問對象則對答如流。
當然,心水清的觀眾也自然明白這不過是片面的調查訪問。代溝是一種雙向的表現、是因著時代變遷引致世代間彼此未能了解對方的現象。因此,那怕中小學生未必對職青以上的成長故事有所了解,職青以上的一代依然明白中小學生的成長文化,則代溝概念未必能夠在兩者之間成立。
不過我們都明白,老海鮮多喜歡分享自己昔日成長的片段,卻把別人的心思意念視為初生之犢的無知,真正的代溝也隨之形成。就是當他們以站於山頂高峰的形象向遊走於地上的行人說話,聲音也變得毫不紮實;行人繼續無視站於高山的老海鮮而繼續遊走,老海鮮則視他們為無知小民繼續孤芳自賞。或許老海鮮的世界就只有自己過去的故事、他能夠接觸的生命就只有幾位與自己同聲同氣的海產聯盟。
說起來,老海鮮並不是因著歲月成長而出現的必然現象。真正讓人類蛻變成老海鮮的元素,是一種剛愎自用的心態。這份心態不限於世代年齡,就是當你把自己看為某方面的惟一代言人、把他人的看法建言視為毫無意義的喃嘸之音,則一位老海鮮便在你築起的圍牆內得以鍊成。那怕你跟對方年紀差距可能不到三年、甚至年輕幾歲,別人也依然看為你一位活在隔音牆內溝通不了的老海鮮。
耶穌說:「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彼此相愛。你們若彼此相愛,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翰福音13:34-45,和合本修訂版)
基督徒身份的確立,在於活出信仰群體間彼此相愛的生活。當我們以「彼此」形容這種相愛關係時,就是要表現出一種對等的相向關係。我們若以上帝作為教會的惟一元首,沒有人能夠厚著臉皮說自己秉承天命、迫令他人像小太監一樣服從己意。當我們以弟兄姊妹般的關係平等相交,各人之間也自然湧現一種求同存異、彼此分享的心推動整個群體的成長。基督徒身份從來不是一種自我稱呼,卻是透過別人對信徒群體關係的觀察而被確立。
因此,我天真的相信一個強調彼此相愛的群體沒有老海鮮存在、更沒有代溝可言。不是嗎?
留下回應
相關文章
精選文章
- 「你願意為神 run 教會嗎?」時代革命下怎樣才算 run 好間教會?
陳重鈞
常有個早睡、然後半夜醒起床禱告默想的習慣。剛巧路過看到有位有份牧養的神學生 Matches 在寫: 時勢好惡,run間教會好難。 但見到好多年青人出嚟區選努力發揮影響力, 年青嘅你,願意為神run 教會嗎? 然後… 詳閱
- 《好男人性戰實錄》讀後感之三之男女大不同
馬斯特
兩位作者Stoeker同Arterburn的經歷,基本就係浪子回頭金不換,七擒七縱七色狼,滾紅滾綠滾天光,滾到條女大埋肚墮胎,返教會見下輔導認下罪,又係一條好漢,仲可以溝姊妹,娶處女。佢地過去所犯的罪,對佢地… 詳閱
- 理大尋羊
牧羊犬
「一個人若有一百隻羊,其中一隻走迷了路,你們的意見如何?他豈不留下這九十九隻在山上,去找那隻迷路的羊嗎?若是找到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他為這一隻羊歡喜,比為那沒有迷路的九十九隻歡喜還大呢!… 詳閱
- 尋道─愛與和平的膠論
吳家俊
近日香港面對極大的人道危機,流血、受傷、死亡、自殺等之事不絶。歷史告訴我們在革命抗爭之中,生命犧牲的事難免,面對生命的離開難免傷感,這是人之常情。可是現在香港面對著是濫捕、濫暴的事件,更… 詳閱
- 思考「反修例運動」的「間閡」
胡志偉
自「反修例運動」爆發以來,筆者發現教會內討論,常出現一些「間閡」(gap),若不釐清,則會出現「九唔搭八」(牛頭不答馬咀)的局面。 前因與後果 李嘉誠於2019年8月16日刊登聲明:「最好的因,可成最壞的… 詳閱
- 和平的盼望
袁天佑
2019/12/1 將臨期第一主日 (以賽亞書二章1~5節) 反修例風波持續了差不多半年(6月9日至今,尚差8天,便6個月了)。在6月,反修例的抗爭都是以較和平的方式進行。可惜的是,經過一百萬、二百萬人遊行反對下… 詳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