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犬 –【生於亂世,有種使命】
昨晚重回夏愨道,袁師母送我一件Tee,寫著:「生於亂世,有種責任」。
仿如預言的歌詞,被用在最近社會運動中,喚起了困身於亂世的你我他,各自擔起責任,像踢「逆境波」的中堅球員唯有防守,讓我想起「使命」──最好的防守是主動出擊去進攻。
「使命」顯然不是哪一派或哪種政治取態的人獨有的口號,這是無論你生於哪個時代都應有的生活態度,更是基督的門徒在人群中該活出的靈性及樣式。這「使命」不限於某種特定的社會模式或意識形態,重點在於對使命的認知及往後持之以恆,偏偏這兩點,我在不少信徒及基督徒群體裡卻找不出來。
耶穌的群體要有使命,這使命必與他們所屬地方密切關連,他們要進入社群中,因為耶穌基督是道成肉身的神,而祂的使命亦帶領祂進入所屬的群體當中。故此主的群體定必有同樣的感召而立足於社群,帶著基督的靈性成為當中的一份子,不單讓人見到基督,同時又透過回應社群當下的需要,從中經歷到基督靈性的真實。
活在當下香港,雖不至於被蒙蔽,但人都是被幾件事牽著走,使命似乎是被神化了,或變得可有可無:人為了擁有一個能歇息的居所,日夜幹活到不能喘息,為了養活自己而淹沒了生活,為活而亡命,更忘了活出自己的使命,才是真正活著,這種生命才值得,才叫豐盛。
活出使命,不會使人成仙,解決不了衣食住行,卻使人從重壓中釋放出來。
活出使命,更是分別為聖:在這崩壞的世界中,活出使命顯出你屬祂的印記。
活出使命,不是為了解決社會問題,它在喚醒人的靈,把人從山洞裡帶出來。
「雨傘運動」不是每個人的使命,但它讓我見證到「使命」燃點這城的希望,也燃亮了人性閃爍的光輝。
這世代,有種使命,只在乎你願不願意把它擔起來……
留下回應
相關文章
精選文章
- 兩年半按牧是怎樣發生的?
陳重鈞
前一星期和陳韋安博士茶聚談起教會,他問我對林國璋牧師一事的看法。我只溫柔回答:只對事,不對人。 這件按牧的事也一樣。先利申。 一件事,事緣是背後四件「似乎」的想像。 1. 某間網絡教會努力讓自己… 詳閱
- 神會安排㗎啦? — 淺談單身男女信徒的生態
編輯同工
[本文蒙作者允許轉載] 筆者於上個月舉辦了一個以相親(Speed dating)為目的的交友會,供同樣以基督教作為信仰的單身者參加,約有30男女出席。 基督教界一直沒有類似開宗明義的活動,偶有寥寥無幾的單身人… 詳閱
- 中國神學家趙紫宸的愛情故事
邢福增
今天是2月14日,分享一下中國神學家趙紫宸(1888–1979)的愛情故事。 趙在17歲(1905)時,奉父母之命,和比他年長兩歲的小商人之女童定珍結婚。當時趙已在東吳大學就讀,童氏卻沒有接受教育,在文化水平上與… 詳閱
- 〈字袁.琦說〉013-無力的時代、無力的信仰回應
袁天佑, 殷琦
序言 世代之間,除了「之爭」外,到底有沒有坦白溝通的平台與機會?近年社會漸見新舊一代的分歧,在社會如是、在教會內外也如是。袁天佑,循道衞理聯合教會事奉38年,雖已退休,但在建制教會中也有些名… 詳閱
- 誠實選擇了我
馬斯特
誠實是項美德,聖經中也有很多篇幅關於做人要真誠信實,十誡中不可作假見證,也關於誠實。由是如此,教會內充無數關於誠實的見證,基本離不開兩條套路,第一是因為誠實而吃虧,上帝在別處補償給你;因… 詳閱
- 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駡出分別為勝的孩子)
Snow 施諾
論到讀書,很多孩子都很棒。牛津、劍橋、耶魯、哈佛只等閑,僱主見慣見熟。那麼孩子如何在職場上分別為勝? 捱駡能力是關鍵之一。 當孩子做錯事的時候,現今的家長和老師,傾向講道理,不會駡。有些家… 詳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