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艾雲:三則教人謹言的故事
[本文蒙作者允許轉載]
讀畢Snow施諾的文章之後,令我有感,就寫篇文章談談個人見聞。
有一次,我跟朋輩信徒聊起堂會二三事,發覺大家都不會跟自己堂會的教牧傾訴;哪些事該跟誰說,我們年青一輩心中有譜,亦深知道有些事在堂會裡少說為妙。接下來,我要說三個小故事,是我以往生活的堂會中發生過的真人真事。
有個不到二十歲的少女還未歸信基督時已經結識了一個男朋友,初信時期在堂會生活風平浪靜,無論是跟男友還是堂會生活都過得不錯,開始在該堂會扎根。一段日子之後,少女開始投入事奉,偏偏就給導師得悉其正在跟未信的男友發展,相約了堂主任等高層和事主及其男友會面,結果當然是女生要放棄那段關係,正所謂「信與不信不能共負一軛」,這在福音派圈子不算新鮮事。最令人無言的是那個女生在踏出「黑房」之後,在不同的場合都對人表示「我冇事喎」;但明明大家都目睹事主紅著眼走出來,「黑房」裡的人談了甚麼除了當事人之外就沒有人知道,總之女生在那刻之後就變成了單身。可憐那個男生。
另外有個二十來歲的男生,向同一牧區的人分享近況,提及因私人的原因而退出前線的事奉,本來相安無事,當事人不想說,誰都不會強求。同一時期,有個知情的教牧跟自己的親信開組時,當時正值以律己為題,說有人因為沈溺色情媒體而自願交出自己的手提電腦和網絡線,停止事奉一段時間。在這所恆常聚會人數不到八十人的堂會,這樣的事跡很快就傳了開去,大家自然就不難猜到主角是誰。然後這位弟兄弄得兩邊不是人,一邊又不敢或是不想離開生活多年的堂會,另一邊自我疏遠,怕犯禁而不敢接觸女生,終日找男孩子結伴去做運動。
最後一個故事的主角是女生,跟上一則的主人翁年紀差不多,堂會生活約有十年。在大專界生活時受到啟蒙,為其正在生活的堂會過於保守,又找不到可以傾訴的人而感到悲哀,向一個已經離開的男生訴苦。女生決定去一趟旅行散心,就跟那個男性友人相約,出發之前跟其生活在同一所堂會的密友透露。回到香港之後,女主角被堂會領袖召見,但話不投機半句多,最後還是被「鼓勵」到別的堂會聚會。原來密友(聲稱)祈禱過後覺得有需要向領導告密,而堂會教導不許男女單獨會面,情侶尚且需要導師監察,何況未婚男女外遊?堂主任最後對會友妖魔化事主就草草作結。
好些堂會領導者想要給人一個家的感覺,但有時連基本的尊重都做不到,令人不敢談個人的事,真的怪不了誰。
留下回應
相關文章
精選文章
- 上主引導往前行:民數記第九章15至23節給教牧同工及神學生的反思
Tony Wong 黃嘉漢
「15 立起帳幕的那日,有雲彩遮蓋帳幕,就是法櫃的帳幕。從晚上到早晨,雲彩在其上,形狀如火。 16 常是這樣,雲彩遮蓋帳幕,夜間形狀如火。 17 雲彩幾時從帳幕收上去,以色列人就幾時起行。雲彩在哪裡停… 詳閱
- 都被一個有良知的伊斯蘭電影從業員比下來了
樟木盒
“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份,不是為現今的機會麼?”(斯四:14) 上帝賜人權柄位份,本來就是為了實踐真理,維護正道,秉公行義,為無權的弱勢發聲。Aamir Khan作為一位伊斯蘭信徒,今天卻受世人稱頌,不是因… 詳閱
- 33歲的信仰
Willis Wu
33歲。對基督徒來說,這是一個令人震撼的年紀。 我們的信仰,就是一個處於33歲的信仰,不多也不少。 據說,耶穌就是以30歲之齡傳講天國的福音,並在3年後被釘在十字架之上,結束了他在世傳道的人生。當我… 詳閱
- 「法利賽膠」,外用內用均不宜:以「感謝神」為例
羅錫為
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再有基督徒演員「獲獎」。她擧起獎座,二話不説,就「感謝神」! 你會感謝神,因你不像她一樣……感恩嗎? 如果有基督徒抽中居者有其屋,三十七份之一機會,他歸功天父,說… 詳閱
- 【舊事重題】《無痛失戀》personal identity 的問題 四、
Daniel Tang
兩個南轅北轍的人,由相遇致互生情愫,由愛情變成感情。由感情到被生活瑣事磨損耗乾,再成陌路。這是塵世中再平凡不過的故事。人生活得久了,總會留下不少遺憾。多少失去了的人棘痛着我們的心靈,多少… 詳閱
- 無意義的行政事奉?
Rony Tse
「事奉無分大小,大家都是同心事奉主!」當大家正討論該擔當甚麼事奉崗位時,往往就會有人拋出這句「真理」,彷彿提醒大家不同事奉崗位其實都是一樣,不用分那麼細,最重要是同心事奉神。事實上,這句… 詳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