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生命在信仰群體
2018/4/8 復活期第二主日
(徒四32~35;約二十19~31)
耶穌從死裏復活,也是地上教會歷史的開始。教會是耶穌復活的見證。
使徒行傳第四章記載初期教會的情況:「許多信徒都一心一意,沒有一人說他的任何東西是自己的,都是大家公用。使徒以大能見證主耶穌復活;眾人也都蒙了大恩。他們當中沒有一個缺乏的,因為凡有田產房屋的都賣了,把所賣的錢拿來,放在使徒腳前,照每人所需要的,分給每人。」(四32~35)
這是何等美麗的圖畫和境況!信徒的同心,也是耶穌復活有力的見證。
的確,有人如巴拿巴那樣,他將自己田地賣了,將錢交給使徒(四36~37)。但亦有如亞拿尼亞和撒非喇,他們不但沒有將變賣田產的錢全數交給使徒,還向使徒撒謊(徒五1~11)。不同意,不將自己的錢交出來,並不是問題的所在,只是說謊,是欺哄聖靈。「為甚麼撒但充滿了你的心,使你欺騙聖靈,把賣田地的錢私自留下一部分呢? 田地還沒有賣,不是你自己的嗎?既賣了,錢不是你作主嗎?你怎麼心裏會想這樣做呢?你不是欺騙人,是欺騙上帝!」(五3~4)
教會中有不同意見,信心有強有弱,這不是一件不尋常的事。在耶穌復活的那一天,彼得和約翰見到空的墳墓,抺大拉的馬利亞也見過復活的耶穌,並且告訴他們:「我已經看見了主。」(約二十18)。但是在當天晚上,「門徒因怕猶太人,所在的地方門都關了。」(約二十19)
門徒為甚麼害怕?他們怕甚麼?彼得和約翰不是已經相信耶穌已復活了嗎(約二十8)?但正如約翰自己在聖經也記載:「他們還不明白聖經所說耶穌必須從死人中復活的意思。」(二十9)
耶穌曾多次預言,他必須受苦、死亡,亦會從死裏復活。不單他自己,他也預言這些事也會發生在門徒身上。耶穌死了,亦已從死裏復活。換句話說,他們也會遭遇同樣命運。但是必須先經歷死亡,相信不是每個人都能無懼的接受。懼怕死亡,人人都會,因為不知道死亡以後會有甚麼經歷。真的會復活嗎?就算是門徒,他們只見過耶穌復活,也沒有見過其他人復活。懼怕是能理解的。況且他們要經歷的,不是自然的死亡,而是遭遇逼迫。
門徒與耶穌一同生活了3年,看見過耶穌行過的神蹟,他們仍有懼怕,信心軟弱。我們怎會沒有信心軟弱的時候呢?事實上,聖經中也記載不少人物,如亞伯拉罕、約伯、以利亞等,都有過信心軟弱的時刻。
復活的耶穌再一次向他們顯現,並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約二十19)耶穌向他們展示他的手和肋旁,讓他們知道,他就是那位勝過死亡的主。耶穌又向他們吹氣,讓他們領受聖靈,又差遣他們在世上作見證,如同天父差遣耶穌那樣(二十21~23)。
門徒以後也沒有再見到耶穌,但他們已改變過來,成為耶穌的勇敢見證人。除聖靈的能力外,相信就是耶穌這次顯現,告訴他們,他是那一位鍥而不捨,不離不棄的好牧人,他們可以無怕無懼的跟從耶穌。
門徒都見過復活的耶穌,惟有一人,就是多馬,他剛不在,所以沒有遇見復活的主。雖然其他門徒告訴他,他仍然這樣說:「除非我看見他手上的釘痕,用我的指頭探入那釘痕,用我的手探人他的肋旁,我絕不信。」(約二十25)
當你是見過復活耶穌的門徒其中一人,你遇到多馬,你會有何反應呢?會否指他「小信」?會否因他的不信和懷疑而放棄他?因他不能與我們同心而指他是異議者?
聖經沒有告訴我們,當時門徒怎樣與多馬怎樣相處。相信他們仍共處在一起,他們沒有離棄他,責備他。因為他們也曾經歷過不信,而耶穌鍥而不捨的沒有放棄他們。他們也是這樣接待多馬,讓他在被接納中去發現他的信仰。最後,耶穌向多馬顯現,請他看看那釘痕的手和用手探入被刺的肋旁,又說:「不要疑惑,總要信!」(約二十27)多馬沒有用手去探入耶穌的肋旁,他便立刻說:「我的主!我的上帝!」(約二十28)
正如開始時說,教會中有異議者,有信心不同強弱的人。我們怎樣對待他們呢?我相信我們不能只是簡單的說:「相信吧!」
異議,不一定表示我自己的就是正統,異議者甚至是異端。信心不同,並不表示信心強的,他的信仰經歷就是眾人的典範。教會或許會常說:「要合而為一。」但「合一」並不表示「要完全相同」,這是「河蟹」,被捆綁在傳統,甚或是教會的領導。
從教會歷史中,不同的教義,除引起教會的分裂外,更有甚者,是引來迫害和戰爭,少的也互相攻擊,彼此傷害。今天,特別我們生活在香港,不單在同一間教會中,網上世界中,信徒因不同意見,彼此攻擊。
耶穌所建立的信仰群體,他們同心見證復活的耶穌,並不表示沒有異議,或信心相同,而是不同中,彼此接納,聆聽,體諒。約翰指出當時門徒相信耶穌復活,但同時,「他們還不明白聖經所說耶穌必須從死人中復活的意思。」(二十9)信徒「從死亡中復活」,每個人的經歷,學習和明白,都會不同。但願我們能從昔日門徒的經歷中學習,怎樣才是「合而為一」,也願復活的主在信徒群體中,讓我們學習怎樣不離不棄的愛我們的弟兄姊妹。
留下回應
相關文章
精選文章
- 上主引導往前行:民數記第九章15至23節給教牧同工及神學生的反思
Tony Wong 黃嘉漢
「15 立起帳幕的那日,有雲彩遮蓋帳幕,就是法櫃的帳幕。從晚上到早晨,雲彩在其上,形狀如火。 16 常是這樣,雲彩遮蓋帳幕,夜間形狀如火。 17 雲彩幾時從帳幕收上去,以色列人就幾時起行。雲彩在哪裡停… 詳閱
- 《我是同志基督徒》見證系列前言:相信有愛,就有奇蹟
Sunny Leung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來自香港的Sunny Leung,我是一位從2016年開始參與性小眾平權運動的基督徒,因為自己還在主流教會聚會的關係,我希望可以把更多與性小眾相關的議題帶進去教會,因為教會大部分時候對性… 詳閱
- 閱讀者
Willis Wu
漫長的工作佔據了生活大部份的空間,也教我們變得難以感受閱讀的樂趣。那怕你是一位每星期也要預備講章的牧者,也未必擁有恆常閱讀的習慣。 昨天相約一位大學朋友午膳,閒談時說起各自的閱讀習慣。朋友… 詳閱
- 人有神的形象,然後呢?
Sunny Leung
在過去的禮拜天,我們教會的主日學提到「人觀」這課題,就是想要知道從聖經的角度來看人類是一個怎樣的存在,主日學的材料選用了創世紀關於人被造的經文,然後我們觀察經文時知道了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是… 詳閱
- 佛系改革家
傘城網上教會 Umbrella City Cyberchurch
時代轉了,人的生活水平與知識提升了,信徒對社會的關注度提升,又加上海量的報告與分享論及流失青年,堂會希望以「改變」來回應眼前的問題。 「改變」一詞讓人期待,讓人憧憬,讓人興奮。新一代年輕有… 詳閱
- 間諜滲入香港基督教界別的聯想
編輯同工
[本文蒙作者允許轉載] 古今中外,專制政權的領導大多終日憂慮人民作反。就此,它們不但傾向採取高壓統治,而且會派遣間諜多管齊下滲入敵方組織套取情報。此外,部分自由民主國家也被揭出諜戰風雲或監… 詳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