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真理的君王
2018/11/25 基督君王主日
(約翰福音十八章33~37節)
一九二五年,時任天主教教宗庇護十一世(Prius XI),鑑於二十世紀初業,世俗主義猖獗,人心趨向追求物質享受,忽略精神生活的價值;加上狹隘的國族主義抬頭,國家間的張力存在,戰爭隨時爆發(雖然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世局混亂,人心擔憂,於是提出在教會年曆中選擇一日,定為「耶穌君王的瞻禮」,目的是提醒信眾,耶穌基督才是至高之主,他有統治萬國萬民的權力。不是政治權力,或是世俗物質,惟有耶穌是人類的救主,也是我們的君王。六十年代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教宗保祿六世(Paul VI),將教會年曆最後的一個主日,即聖靈降臨期最後一個主日,定為「基督君王主日」。後來基督新教部份教會也跟隨作出這樣的安排。這主日的目的,是要提醒信徒,也向世界指出,惟有基督才是人類的君王。
約翰福音十八章33~37節記載耶穌被彼拉多審判的過程。在過程中,彼拉多問了兩個很重要的問題,誰是君王,這君王是怎樣的君王?
一,「你是猶太人的王嗎?」(十八33)
約翰福音記載耶穌接受彼拉多的審訊(約十八28~十九16),整個過程都很戲劇化。彼拉多是總督,擁有權力,甚至有對被他管治人民的生殺大權。他在審訊過程中多次出入總督府,與猶太群眾對話,表面上是問他們的意見,但其實是想顯出只有他,才有這權柄。不過,在整個審訊過程中,他都顯得有點兒被動。
只因猶太人沒有殺人的權柄,耶穌被帶到彼拉多面前受審(十八31)。彼拉多查不出耶穌有甚麼罪狀,但不能釋放耶穌,因猶太人寧可釋放大盜巴拉巴,也要將耶穌釘死(十八38~40)。當他聽到群眾說:「他(耶穌)自以為是上帝的兒子」,他「越發害怕」,走回總督府內問耶穌:「你是哪裏來的?」(十九7~9)。「越發害怕」,表示他在審訊過程中,已有點兒害怕,現在聽了群眾的說話,便「更加害怕」(《現代中文聖經譯本》)。
彼拉多雖然指出他有權柄釋放耶穌,也有權柄把耶穌釘死,耶穌的回答也令他尷尬。耶穌說:「若不是從上帝賜給你的,你就毫無權柄辦我。」(十九10~11)當他有意釋放耶穌時,群眾又說:「你若釋放這個人,你就不是凱撒的忠臣。凡自立為王的就是背叛凱撒。」(十九12)最後他也只可以屈服在群眾的要求下,將耶穌釘上十字架。
某些人有政治權力,但是是別人所賦予的,也要靠一些為自己利益才擁護他的人的支持,才顯出有權力。彼拉多便是其中之一,他的權力來自凱撒,所以不能背叛凱撒。他管治猶太地區,也靠着猶太人中的權貴和建制,例如大祭司等的支持,他不能得失他們,所以他只能按他們的說話而行事。看見彼拉多,也想起香港的特首和高官們,他們擁有的權力,豈不是也如此?
耶穌的時代,當日的凱撒是提比留(Tiberius),是羅馬帝國第二任皇帝。羅馬的君主一向權力掌握在手,但他的家庭生活也影響了他的執政,委以殘暴的親信為代理人,統治後期隱居並死於小島之上。羅馬帝國國運雖有千多年之久,內戰與政治角力常常發生,國家常處於分裂狀態,最後被鄂圖曼帝國(Ottoman)完全瓦解。「邦國帝王,興亡代謝,回首如今安在?」(「教會穩定歌」),這不是千真萬確的真理嗎?
但今天有權力者都不明白或是不想看到這道理。習近平登上中國權力最高峰,在任內修改國家憲法,刪除國家領導人兩任任期的限制。共產黨管治中國,要「一黨專政」。得不到國家主席的權力,附隨者便向他說奉誠的說話。特首林鄭也這樣說:「可能你會說我擦鞋,但我必須說,發覺主席習近平的言論和行事,愈來愈有魅力和令人欽佩。」但她連主席哪一句說話,哪一個行動,令他成為她心中「最敬仰的政治領袖」,她也說不出來。這不是擦鞋的說話嗎?不過,我們更要問:「難道人可以當一世主席或皇帝嗎?政黨會可以永存嗎?」
耶穌是猶太人的王嗎?他是,但不只是猶太人的王,也是全地的君王。耶穌出生時,天使已宣佈:「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因今天在大衞的城裏,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路二11)耶穌雖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但「上帝把他升為至高,又賜給他超乎萬名之上的名,使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眾膝都要跪下,眾口都要宣認,耶穌基督是主。」(腓二9~11)
昔日的基督徒,宣稱耶穌為「主」的時候,就是表示只有耶穌是君王,不是凱撒!
耶穌說:「我的國不屬於這世界。」這並不表示他與世界無關,只是要指出,他的治權沒有國界的限制,他是全地的主。更重要的,他要指出,他的治權與世俗不同。他曾這樣說:「外邦人有君王作主治理他們,有大臣操權管轄他們。但是在你們中間,不可這樣。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要作你們的用人;在你們中間誰願為首,就要作眾人的僕人。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可十42~45)
耶穌不是以權力去管治人,而是用愛心去服事人。凡願意以愛心去服事人的,都樂意去跟隨耶穌,讓他成為生命的主宰,心中的君王。耶穌所建立的這個國度,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沒有國界,但接受他管治的人,遍滿世界各地。用權柄去管治人的,有自己管治的範圍和時間空間。有權力者,雖「口裏宣認耶穌為主」(羅十9),但心中的君王實在是權力而已。
二,「真理是甚麼呢?」(約十八38)
耶穌說:「是你說我是全。我為此而生,也為此來到世界,為了給真理作見證。凡屬真理的人都聽我的話。」(約十八37)
真理,並不單指真實,可信,使人得着救恩的道理,也指忠信和誠實。上帝是信實的上帝,「你知道耶和華——你的上帝,他是上帝,是信實的上帝。他向愛他、守他誡命的人守約施慈愛,直到千代。」(申七9)「他是信實無偽的上帝。又公義,又正直。」(申三十二4)
彼拉多問耶穌「真理是甚麼」,他不是完全不知道甚麼是真,甚麼是假,只是他是一個虛假的人。他知道自己有生殺權力,但假裝與猶太人商量,為的是要顯出自己的權柄。他知道耶穌沒有罪,但為得到猶太人中的建制所支持,要將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所以真理不在他心裏。
今天不少人,特別是有權力者,很多時候,都像彼拉多那樣,以虛假來作管治。「為人民服務」,是當權者口裏所說的話,但實質上,他們是為自己的權力和利益服務。在香港,我們看見很多以虛假治港的事:選民無理被DQ,當權者指合法合憲;言論新聞受限制,仍口裏不斷說有自由;多項大白象工程,花費龎大但使用率極低或管理不善,但當權者常說是有經濟效益;豆腐工程,不願意作獨立調查;大嶼填海,估計使用萬億,是否真的可解決市民住屋問題也成疑,對海洋生態影響,隱瞞不提;風災過後,沒妥善處理,還認為是市民拿政府來作出氣袋⋯⋯。
耶穌是真理的王,「他為真理作見證」(約十八37),他見證上帝的信實。他又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約十四6)他也教導人:「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太五37)所以,「凡屬真理的人都聽我的話」(約十八37)。願意接受真理,又樂意作誠實人的人,都願意接受耶穌作他們的君王和主。
「基督君王主日」,不應只是教會年曆最後一個主日與行的主日,而是每天在我們生命中要實行的道理。在今天只看重物質的追求、經濟講求效益、有權力者以虛假來管治的社會,我們更需要肯定:沒有任何人、物質、或政權可以成為我們的君王,我們的主;惟有耶穌基督是我們的君王,是我們生命的主宰,要聽從他的話,因為惟有他才是真理的君王。
留下回應
相關文章
精選文章
- 香港信徒可以如何開始思考後真相文化
張國棟
這兩天在臉書裡看著一些人粗淺地講後真相時代和香港教會,我感到嘆息,特別是,用「大家要努力求真」來回應後真相時代,根本就無視其中的文化結構問題。想了想,不如寫一篇短文分享這個想法,或許對讀… 詳閱
- 傳道人的EQ
Willis Wu
若問傳道人有何基本的恩賜特質,我會說是高度的EQ。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這是來自〈哥林多前書〉一句有關愛的形容,相信無論信徒或未信者皆聽得耳熟能詳。或許聖經原文沒有「恆久」這個意思,… 詳閱
- 從盧龍光事件、談ChurchToo的再思
殷琦
盧龍光ChurchToo事件可謂成為基督教二月的頭條新聞,外間暫時只能透過傳媒報導得悉事件,當時人亦未有現身解釋,故此誰對誰錯,暫且不論。但,我亦想就近年的ChurchToo事件,再思教會在牧養時/教會機構在處… 詳閱
- 貴圈真亂 — 談教內牧者假資歷的問題
馬斯特
去年本來想去《辨識A貨教師》的講座,因事忙缺席,看到基督教週報及時代論壇的報導,特別在基督教週報的報導《辨識A貨教師講座 仿冒牧者尋求認受》當中開了名,我就不諱名了。三位被認為是A貨的人物,分… 詳閱
- 「富足的人有禍了!?」
袁天佑
2019/2/17 顯現後第六主日 (路加福音六章20~26節) 路加福音六章20~26節,記載耶穌論及的福和禍。路加的記載,與馬太所記載的「八福篇」(太五3~12)不同。路加只是記載其中四福,看來是漏了提及「謙和」、「… 詳閱
- 由按牧規範到牧職重塑
馬保羅
非常欣賞胡志偉牧師近日所撰《不可匆忙按牧》(下稱「胡文」)一文,針對華人教會對按牧的不同理解、不同做法,以至是眾說紛紜的情況,提出一些眾教會可以共同接納的按牧規範。本文旨在回應胡文所建議… 詳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