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思道平台的「2016香港教會可能趨勢」
在思道平台的FB上看到這幅圖。
自2014教會普查結果出台後,察覺年青人出走教會,兩傘運動後更加劇趨勢,一時引來多方討論。當大家研究教會該如何面對,挽留年青人時,某位名牧霸氣回應,說教會不應偏頗年青人,還有壯年老年的人要牧養,不能一味關注年青人出走的問題,年青人有本事的話就擠上教會的權力頂峰,革掉他們的命,改變教會。
但他從來沒有想過,年青一代面對教會體制的腐敗、保守及封閉,壓根兒沒有想過,也不屑進入建制內和一班老鬼玩權力遊戲,革甚麼人的命,他們對改革老舊的體制毫無興趣,改而在教會外,創造新的模式。年青人的確在改變教會,只不過不在老一輩的想像之中,也不在現在的教會/堂 會之內。當上一輩還說甚麼要加強牧養,不要過份縱容,讓年青人循序漸進承擔責任,慢慢吸納進入決策層,好讓年青一輩有發揮所長的機會,更顯出離地脫節。而年青人根本不在牧圈之內,如何談得上牧養?你想下放權力招安他們納為己用,有想過他們想不想要?這一班上一代名牧當日離開基要派而建立福音派時,為甚麼又沒有留在原有教會中革掉上上一輩的命?老一輩人有想過年青一輩正繼承你們當日的精神,嘗試為本地教會找一條新的出路?沒有,因為你只想到你自己!
當教會失落年青一代後,不會是一代人的問題,不能寄望可以吸引到更年青的一代,不會是二十至三十歲的人很討厭教會而離開,但二十歲以下的人很愛教會選擇留 下。沒有新血補充,事工就會出現斷層,因為教會大部份的實務工作,都是由年青人扛起來,他們時間充裕,精力充沛,未有家庭負擔,財政壓力較輕。君不見教會 的幼兒事工,往往都由未組織家庭,無兒無女的年青人及青少年承擔,那些有照顧小朋友經驗的夫婦,往往無影無踪,只將孩子放下在好讓自己有安靜崇拜的機會。
況且問題不單止在年青人身上,一早就燒到一班三四十歲的中生代之中,他們在教會可能已十幾二十年,較有包袱,即使教會出現問題,仍有深厚的感情因素以致肯留 下,亦自覺有責任有能力去改變現況。但面對今日福音派教會的環境,這班中生代可以支撐多久?五年?八年?十年?若見到教會依然毫無起息,仍舊為一班不思進 取、保守封閉的人把持,他們最終都會離去,另覓天地。
留下回應
相關文章
精選文章
- 論教會應謹守政治中立原則的錯謬
馬保羅
最近,蕭壽華牧師在其堂會刊物發表了《教會是政治中立的屬靈群體》(下稱《教文》)一文,結果在教內引起很大迴響與爭論。 蕭牧師是一位我非常尊敬的資深牧者和屬靈前輩,過去幾十年來都忠於其牧養職事… 詳閱
- 和平的盼望
袁天佑
2019/12/1 將臨期第一主日 (以賽亞書二章1~5節) 反修例風波持續了差不多半年(6月9日至今,尚差8天,便6個月了)。在6月,反修例的抗爭都是以較和平的方式進行。可惜的是,經過一百萬、二百萬人遊行反對下… 詳閱
- 尋道─愛與和平的膠論
吳家俊
近日香港面對極大的人道危機,流血、受傷、死亡、自殺等之事不絶。歷史告訴我們在革命抗爭之中,生命犧牲的事難免,面對生命的離開難免傷感,這是人之常情。可是現在香港面對著是濫捕、濫暴的事件,更… 詳閱
- 「你願意為神 run 教會嗎?」時代革命下怎樣才算 run 好間教會?
陳重鈞
常有個早睡、然後半夜醒起床禱告默想的習慣。剛巧路過看到有位有份牧養的神學生 Matches 在寫: 時勢好惡,run間教會好難。 但見到好多年青人出嚟區選努力發揮影響力, 年青嘅你,願意為神run 教會嗎? 然後… 詳閱
- 為何教會不是藍就只會是某種中立?
Bilibala
其實中立是否代表客觀?定還是兩邊都唔幫,保持沉默,又或者做大好人,叫雙方有理冇理,忍讓下,原諒大家,最緊要合一,一團和氣呢? 按著人事物的不同,中立的站立點也可以不同,更何況許多社會大型爭… 詳閱
- 「自由市場學」– 又有白痴扮大師
Gordon Wong
之前寫過基督教中「無知扮大師」的一個人物。今天一起來,見到一篇一個香港地產經紀佬的文章,說甚麼「黃色經濟圈」不會成功,因為違反自由經濟定律云云,他在文章中又想騎劫經濟學大師彿利民,但是卻… 詳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