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殼機動隊》針對人類和自我提出的兩大問題
《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真人版電影為1995年的原版動畫電影(押井守執導)添上荷里活的特技色彩,卻淡化了原版的哲學味道,將原版針對人類和自我提出的哲學問題簡化為「我是誰?」的成長問題。因此,這篇短文的目的是勾勒原版電影提出的兩大問題,從而讓讀者得以與這科幻經典一起思考這些關乎我們自身的哲學問題。
1. 關於人類的大哉問
原版電影針對人類提出的問題是:「没有生物軀體的『人』還算不算是人?」原版故事發生在人類能自由改造自己身體的時代。電影充滿了各種改造人,從肢體的改造到器官的改造,到全身由機械構成、只剩下人腦的女主角草薙素子。和真人版不同,原版的「奸角」(這稱呼只為方便,其實電影並沒有正邪對立)並非和素子同類的改造人,而是擁有自我意識、稱為「人偶師」的電腦程式。「人偶師」本身没有軀體,但他可以入侵機械人甚至人類的腦部,因此他也可以同時擁有眾多軀體。在故事結尾,「人偶師」邀請素子與由他自身形成的虛擬網絡結合。這樣做意味素子要揚棄自己的軀體,將自己徹底虛擬化,轉化成像「人偶師」一樣的純粹意識。電影針對人類提出的問題就在於此。素子一直懷疑自己算不算是人類,但她的同僚卻安慰她說:「即使你全身都是機械,但你仍擁有人類的腦,所以你是和機械人不同的!」同僚之所以認為素子是人類,是因為她仍有人類的腦部、仍有人類的情感和思維方式。可是,將自己徹底虛擬化、連人腦也没有、純粹以意識狀態存在的素子又如何?她仍是人類嗎?
素子最終選擇了和「人偶師」結合,成為純粹的意識。素子的決定象徵了人類的進化方向。在科技無限制發展的前題下,將身體改造至完美的狀態並非人類進化的終點。因為即使身體不會再衰老、而且在功能上不斷被強化,但只要身體仍然存在,人類便仍有死亡的可能。以素子為例,雖然她不會老死和病死,但仍有可能因為意外導致唯一的人體器官—腦部受損,因而死亡。因此,若科技不斷發展,擺脫身體才是未來人類的終極目標。若然如此,或許在未來,人類不能再從外在的生物性特徵來定義,而必須從內在的心理和精神狀態來定義。不過,這樣的「人類」又和擁有自我意識的電腦程式有何不同呢?
2. 關於自我的大哉問
除了人類,原版電影還有關於自我的哲學探討。原版電影針對自我提出的問題是:「若自我認知取決於記憶,而記憶可以自由更改,那麽,自我認知還有什麽重要性呢?」在電影中,一名清潔工人的腦部被「人偶師」入侵。「人偶師」修改了他的記憶,使單身的他以為自己擁有妻子和女兒。透過記憶的改變,清潔工人的自我認知被「人偶師」徹底改造了。素子見證這一切發生,開始質疑自己的記憶是否同樣被人植入,因而懷疑自己的身份。這樣的質疑不無道理,若記憶可以改變,以致我們某些經歷能被刪去、一些我們沒有體驗過的經歷能被植入,我們又如何確定自己是誰呢?
不過,電影並非關注「我是誰?」的問題,而是「『我是誰?』會否不再重要?」的問題。和真人版不同,原版的素子並没有執著於尋找自己的過去和身份。相反,她覺悟到記憶和自我認知其實都是流變不定的,因而最終選擇與「人偶師」結合。在科技無限制發展的前題下,人類的確有可能修改自己的記憶,不但能將痛苦的回憶刪去並加入快樂的回憶,甚至能透過修改記憶來改變自己的自我認知。素子的覺悟象徵了修改記憶的科技將會帶來的衝撃。在這樣的世界中,人類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記憶,並因此選擇自己的自我認知。自我認知和記憶都會流變不定,一切經歷都不再重要,而「我是誰?」這問題也不需要再回答,因為我們已沒有固定的過去來確立我們的自我的連續性。電影想告訴我們的是,在人類徹底擺脫軀體而衝擊「人類」的概念之前,「自我」的概念會首先被修改記憶的科技衝擊得體無完膚。
3. 總結
《攻殼機動隊》所展現的是一個科幻的世界,不過,這並非不可能的世界。隨著複製技術、人體改造和人工智慧等科技的發展,我們的世界正邁向《攻殼機動隊》的世界。在這樣的世界中,「人類」和「自我」等概念將變得含糊不清,甚至毫無用處。因此,在這樣的世界中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倫理體系,將會是在科技和環保以外,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而這正是新一代的神學家和哲學家的任務。
留下回應
相關文章
精選文章
- 人有神的形象,然後呢?
Sunny Leung
在過去的禮拜天,我們教會的主日學提到「人觀」這課題,就是想要知道從聖經的角度來看人類是一個怎樣的存在,主日學的材料選用了創世紀關於人被造的經文,然後我們觀察經文時知道了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是… 詳閱
- 【舊事重題】《無痛失戀》personal identity 的問題 四、
Daniel Tang
兩個南轅北轍的人,由相遇致互生情愫,由愛情變成感情。由感情到被生活瑣事磨損耗乾,再成陌路。這是塵世中再平凡不過的故事。人生活得久了,總會留下不少遺憾。多少失去了的人棘痛着我們的心靈,多少… 詳閱
- 「後繼一族」振作吧!
編輯同工
[本文蒙作者允許轉載] 近年,因著迎接繼任浪潮,教會急於部署尋覓接班人,各宗派陸續於內部作出調查,了解教牧人員於未來五至十年的退休情況,制定對策。 無疑,選拔繼任人是管理層的重要職責,年屆57… 詳閱
- 正視教內性暴力刻不容緩
基督教協進會性別公義事工
自上星期《香港01》報道有關聖公會男牧師涉嫌在二○○四及二○○七年非禮兩名年輕男教友,隨即引發傳媒廣泛關注教會內性侵和性騷擾問題,並紛紛探討教會是否有處理性騷擾的機制和政策。 香港基督教協進… 詳閱
- 教內消息:香港基督徒促請中國政府停止打壓宗教自由
編輯同工
香港基督徒促請中國政府停止打壓宗教自由 為今日國內的信徒、為明日的香港信徒捍衛宗教自由 我們呼籲香港教會的弟兄姊妹站起來! 中國的基督教及天主教現正在遭受嚴厲的打壓。當我們看到國內教會的弟兄… 詳閱
- 上主引導往前行:民數記第九章15至23節給教牧同工及神學生的反思
Tony Wong 黃嘉漢
「15 立起帳幕的那日,有雲彩遮蓋帳幕,就是法櫃的帳幕。從晚上到早晨,雲彩在其上,形狀如火。 16 常是這樣,雲彩遮蓋帳幕,夜間形狀如火。 17 雲彩幾時從帳幕收上去,以色列人就幾時起行。雲彩在哪裡停… 詳閱